E環境

氣候風險

由於近來極端氣候逐漸常態化,節能減碳不只是企業的口號,而是善盡企業永續責任的重要指標。全科除了營運風險鑑別外,亦採行由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(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, FSB) 發布之TCFD(Task Force on Climat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) 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建議書,依「治理」、「策略」、「風險管理」、「指標與目標」四大範疇揭露氣候相關資訊,藉此了解本公司於氣候變遷議題上,對於相關風險、機會之掌握與因應,以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所帶來之營運衝擊。

  • 氣候變遷相關風險機會揭露架構
風險與機會管理
  • 風險與機會鑑別流程

本公司風險管理小組負責氣候變遷與能源之風險和機會的資訊蒐集,每年進行檢討。考量轉型風險( 政策和法律/ 市場/ 科技/公司聲譽) 及實體風險(慢性及急性),並對可能發生之事件,做出風險評估,包含財務衝擊程度、衝擊時間( 短、中、長)、價值鏈中受衝擊對象、風險可能性等風險評估。擬定機會情境時,考量資源效率、能源來源、產品與服務、市場及適應力,並對可能發生之事件進行包含財務影響程度、影響時間( 短、中、長期)、價值鏈中受影響對象、機會可能性等機會評估。

  • 氣候風險情境分析

本公司依據 TCFD 建議準則,運用轉型、實體二種風險類型面臨的最嚴重情境 (The Worst-case Scenario),將分析結果納入策略韌性評估。轉型風險參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、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。將以上相關情境導入後,分析未來本公司在市場、技術、聲譽、財務及營運等面向所受到之衝擊。實體風險參考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 (Taiwan Climate Change Projection Information and Adaptation Knowledge Platform, TCCIP)、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,針對RCP 8.5等情境,推估2021-2040年氣溫上升、單日降雨量超過200公厘的年總日數之平均改變率的情況。

註: RCPs 代表濃度途徑,在 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中,是以「代表濃度途徑」(途徑所指的是濃度的變化歷程) 來重新定義未來變遷的情境,並以輻射強迫力(radiative forcing) 在2100年與1750年之間的差異量當作指標性的數值來區分之。被命名為RCP2.6的情境意味著每平方公尺的輻射強迫力在2100年增加了2.6瓦,而RCP4.5、RCP6.5與RCP8.5則代表每平方公尺的輻射強迫力分別增加了4.5、6.5與8.5瓦。

  • 風險與機會評估

使用財務衝擊程度及風險與機會可能性來判定風險與機會影響程度,1分~5分為低風險/機會,6分~14分為中度風險/機會,15分~25分為高度風險/機會,評估結果如下所示:

全科在面對風險與機會,透過人員訓練、培育、運輸管理及倉儲管理等方式因應,預計支出的營運費用約佔全公司營業費用0.09%

指標和目標

永續創新設計

發展低能耗及低碳排放的永續創新產品,已是全球極端氣候下帶來的節能減碳趨勢與顯學,亦是驅動企業綠色設計開發的關鍵。全科雖為半導體通路商的角色,仍積極透過本公司技術研發處的應用工程師(Field Application Engineer, FAE) 專業技術能力,協助提供客戶永續創新科技相關之產品解決方案,以協助產業價值鏈轉型為低碳化的綠業。未來,全科依然會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風險下所衍生出的各種機會,持續擴展永續議題下所帶來的各項綠色產品商機。

  • 全科與客戶在2022年度偕同客戶開發之永續科技相關解決方案共計66個。
  • 全科的永續創新設計方案類別應用涵蓋了五大領域:車聯網開發、工業自動化運銷、智慧計量裝置、智慧家庭應用、LED 照明應用。
  • 永續創新設計發展成果

能資源管理

全科科技因營運性質關係,並無生產製造,在數據統計上皆以台灣總部、台灣的各點辦公室及台灣據點的物流倉儲作計算,秉持永續發展的方式經營公司,不管

是在能源、溫室氣體排放、水資源管理等皆有相對應的管控措施,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負面衝擊。

溫室氣體管理

為獲得企業永續的競爭優勢,爭取各方利害關係人對全科的信任,本公司依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22年3月發布之「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」,本公司屬實收資本額超過20億元之公司,個體公司(即母公司) 應於第三階段適用溫室氣體盤查( 即2026年完成盤查,2028 年完成查證),將依主管機關發布之參考指引及相關規定,持續控管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揭露時程之完成情形。就母公司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如下,已提請董事會,並按季控管。

對抗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,溫室氣體盤查已成為減量成效與持續改善的依據,全 科因應全球環保趨勢及配合國家整體溫室氣體減量策略發展,以達成節能減碳之永續發展目標,雖非列管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排放源,但仍依據營運控制權進行溫室氣體自主盤查,掌握公司之溫室氣體排放量。

全科以2021 年為基準年,每年與基準年相比,碳排量減少1% 為減碳目標。2022 年溫室氣體總排放量254.17 公噸・較基準年減少3.56%,已達成自2021年起每年減碳1% 的減量目標。未來將進一步導入 ISO14064-1:2018 溫室氣體盤查並取得第三方驗證,擴大執行減碳作業。

  • 溫室氣體盤查數據
  • 能源管理

    全科主要服務項目為代理 IC 零組件產品,並無生產製程上的機台用電,而總公司位於辦公大樓,所使用能源皆為電力,本公司的節能計畫從全面落實日常生活節

    約用電做起,2022 年總用電量較 2021 年總用電量減少 18,417 度電。節能推動措施如下 :

近二年用電統計:

水資源管理

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,面對水資源的挑戰,我們使用世界資源研究院(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, WRI)的水風險評估工具(Water Aqueduct)鑑別全科營運所在地的水資源壓力,均為低度風險(LowMedium)。惟因應台灣降雨空間與時間上分布不平均,每個企業都應積極進行水資源的管理,而全科主要用水為員工於辦公區域之生活用水,在節水方面,以將可利用之水資源發揮更大效益為目標,並持續向員工宣導節約用水的觀念,珍惜所有得來不易的資源。

全科以2021 年為基準年,每年與基準年相比,用水量減少1% 為節水目標。2022 年用水量至1,504 立方公尺,較前一年(基準年) 減少2.33%,已達成自2021年起每年減水1% 的減量目標。在減水目標上,本公司仍將持續推動提升整體用水效率,宣導員工節約用水相關資訊。

近二年用水量統計:

廢棄物管理

全科雖為專業通訊元件通路商,並非製造業者,亦無有害事業廢棄物之產生。即便如此,全科依舊持續關注廢棄物管理議題,除了明確的資源回收分類措施,辦公樓層皆設有資源分類垃圾桶及廚餘回收區域外,亦提倡使用環保餐具,促進同仁垃圾減量觀念。2022年度總體廢棄物產生量為50.63公噸,廢棄物密集度為0.0008。未來,在廢棄物管理政策或減量目標上,本公司期望能達成每年較上一年廢棄物重量減少1%之管理目標。

 

本公司最近兩年廢棄物產生量:

綠色倉儲

全科除了致力於倉儲作業的智慧化,對於如何將環議題徹底落實於倉儲環境內亦格外注重。我們以致力打造「綠色倉儲」,並以建立「循環經濟體系」為目標,推行多項節能環保措施。

  • 導入智慧裝置,塑造綠色倉儲環境。
  • 節能倉儲: 物流倉儲全面使用LED 智慧人體感應燈具,燈體在感應到有人員於倉儲區作業時才會自動開啟照明。
  • 智慧倉儲: 上架、庫位移轉以PDA 掃描產品與儲位條碼,系統會即時進行帳務調整與儲位轉換,不需庫存紙卡做紀錄。

全科致力打造環保節能的綠色倉儲,全面使用LED智慧人體感應燈具。

循環經濟體系

推動循環經濟概念,倉儲環境關注如何將包材回收再利用,以「零廢棄」、「省資源」為目標。

  • 零廢棄: 全科的倉儲環境並無任何包材廢棄物產生,產品在入庫後,若需再分裝,於入庫時將收貨之紙箱與箱內填充材料全部回收,以便出貨時優先再取用,減少新包裝材料之使用。
  • 省資源: 出貨單據無紙化,單據一律改由電子檔留存,避免不必要的紙張浪費。

紙箱與箱內填充材料全部回收。

將回收緩衝材分類存放,出貨時優先再取用。

出貨訂單併箱措施

全科的物流倉儲以往對於無須分裝再出貨之產品,多以原廠來貨之包裝直接入庫。2020 年起採取併箱措施,在產品入庫後,針對相同客戶所採購之相同產品,將裝不滿一整箱的貨物於出貨前採合併統一包箱,藉以提高紙箱的使用率,進而減少包材使用量。2022 年度併箱作業共節省668個紙箱使用。